《北京档案》2022年第10期
文章来源: 默认部门 浏览次数:
时间:2022年12月12日
分享:
目录
特别关注
4 《喜迎二十大 档案颂辉煌——首都城市建设十年映像》展
亮相北京市档案馆 常万龙 范竞之
理论探讨
5 智慧档案馆建设研究:实践内容、行动策略、发展空间
周文泓 田国庆 熊小芳 蒋富芝
10 档案数据长期保存模型构建研究
周娟娟 李泽锋 叶丹云
14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档案文化资源建设研究
吴金燕 房小可
法规标准
19 《电子会计档案管理规范》(DA/T 94-2022)内容解读及相关问题思考 张梅 金凡
业务研究
24 工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 孔旸
27 面向重大突发事件的高校档案资源信息共享优化策略研究 张宁 梁斯佳 刘焕成
30 社会记忆视角下非遗口述历史档案资源保护及开发探究
庞帅
33 科研样品档案管理路径研究 梁昊 李淼
36 沂蒙红色档案价值开发与传承 张运磊
39 档案部门短视频运营现状与对策研究 彭忱
工作交流
41 与时俱进 砥砺前行 奋力谱写平谷区档案事业高质量
发展新篇章 叶凤琴
域外采风
43 参与共治与开放共享: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档案众包项目
实践及启示 祝一 陈建
点击馆藏
48 1946年在南京发行的《新华社通讯稿》 徐海涛
档案文化
京城茶座
50 走过百年的北京博物馆 鹿璐
52 清代档案文集中的柿霜 王珊珊
喜迎二十大·档案颂辉煌
54 档案见证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
李志成
56 旗帜引领 京影飞扬 薛 宁
探究查考
59 《点石斋画报》时事新闻报道及其编辑理念探析 杜臻
订 单
62 欢迎订阅2023年度《北京档案》(月刊)
动态简报
63 朝阳区档案馆新馆建设完工(16则)
本期封面
20世纪60年代的北礼士路大街 北京市档案馆
特别关注
4 《喜迎二十大 档案颂辉煌——首都城市建设十年映像》展
亮相北京市档案馆 常万龙 范竞之
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前夕,2022年10月10日,《喜迎二十大 档案颂辉煌——首都城市建设十年映像》展在北京市档案馆正式开展,共展出照片、图片、音视频档案和文献资料300多件(份),全方位、多维度、多视角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首都北京城市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全面反映了北京十年来的深刻转型、历史变革、巨大变化和崭新面貌,真实记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上开花结果,形成的生动实践。
理论探讨
5 智慧档案馆建设研究:实践内容、行动策略、发展空间
周文泓 田国庆 熊小芳 蒋富芝
摘要:对智慧档案馆建设的研究旨在明确其实践内容、行动策略和发展空间。通过案例分析法,从智慧档案馆的整体构建和人工智能嵌入档案馆工作两条主线对全球范围内公开的相关实践予以调查、梳理和分析,归纳出智慧档案馆建设进展。智慧档案馆建设的行动策略显示为重点项目牵引的行动模式、多元主体联动的行动机制、多样档案活动连接的行动对象、复杂智慧体系融入的行动保障。由此提出智慧档案馆建设应当强化智慧档案馆整体探索、优化多主体协同、提升面向多元档案活动的智慧化升级力度、深挖智慧内核完备实践保障。
关键词:智慧档案馆 数字档案馆 档案管理 人工智能
10 档案数据长期保存模型构建研究 周娟娟 李泽锋 叶丹云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档案数据长期保存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论文以数据视角研究影响档案数据长期保存的关键因素,构建档案数据长期保存模型,以实现结构化数据的长期保存,并结合相应方法和技术,保障数据真实、完整、可用和安全。以文件连续体理论为指导,借鉴文件连续体模型构建思路,从档案数据形成、获取与保存的连续性过程出发,研究档案数据连续性管理,分析文件形成到长期保存运动过程中影响长期保存的因素,最终构建以保障档案数据长期保存为目的的模型。
关键词:档案数据 结构化数据 数据档案化 长期保存
14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档案文化资源建设研究 吴金燕 房小可
摘要:档案文化是人类社会珍贵的精神财富,在档案数字化转型的今天,档案文化资源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论文在梳理档案文化及档案文化资源的概念后,以数字化转型为视角,从档案文化资源层、处理层、组织层、应用层、保障机制层五个维度构建模型,并从理论和应用双重视角着重分析了每个层次的内涵和关键内容,最后提出对策,以期为档案文化资源建设提供参考,促进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 档案文化资源 信息资源建设
法规标准
19 《电子会计档案管理规范》(DA/T 94-2022)内容解读及相关问题思考 张梅 金凡
摘要:《电子会计档案管理规范》(DA/T 94-2022),是国家档案局为规范电子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而发布、实施的档案行业标准。本文对标准的制定背景、突出特点、主要内容与特色进行解读,并就有待完善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电子会计档案 档案管理 管理规范
业务研究
24 工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 孔旸
摘要:工程档案是记载和反映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的真实记录,档案内容是否齐全、完整,整理是否规范,对日后的查询利用工作将产生重要影响。该文在分析工程档案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工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档案工作机制和流程、开展整理及移交工作培训、纳入项目考核评价体系与创新验收机制、创建工程项目档案一体化管理平台等策略,以进一步提高工程档案管理水平。
关键词:工程档案 工程资料 工程项目 验收
27 面向重大突发事件的高校档案资源信息共享优化策略研究 张宁 梁斯佳 刘焕成
摘要:该文从高校重大突发事件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内涵和当代价值出发,剖析高校档案馆实现相关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所面对的难点问题,并据此从部门合作、平台共建、信息开放和隐私保护四个方面提出面向重大突发事件的高校档案资源信息共享优化策略,以期为有效应对和治理高校重大突发事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重大突发事件 高校档案资源 信息共享
30 社会记忆视角下非遗口述历史档案资源保护及开发探究 庞帅
摘要:非遗口述历史档案资源保护及开发有利于弥补历史研究的断层、挽救民族文化遗产和构建社会记忆。在分析非遗口述历史档案资源价值作用的基础上,该文基于社会记忆视角,采用文献查阅和实践调查的方法,分析我国非遗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的特点和对其进行保护及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按照“采集—保存管理—开发利用”的顺序提出我国非遗口述历史档案资源保护及开发的实现路径,从而构建和传承社会记忆。
关键词:社会记忆 口述历史档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
33 科研样品档案管理路径研究 梁昊 李淼
摘要: 科研样品档案是科研过程中形成的一类特殊的原始记录,是科研档案的一部分,其在作为原始凭证、二次研究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等方面具有独特价值。该文基于对科研样品档案特点的分析,结合现阶段我国科研样品档案管理在制度建设、归档意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不足,提出科研样品档案管理路径,以期为我国科研样品管理及科研档案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研样品 档案管理 管理路径
36 沂蒙红色档案价值开发与传承 张运磊
摘要:红色档案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档案,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时代性,有着重要的历史凭证价值。沂蒙老区是我国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众多的红色文物和人物事迹具有独特的价值,在增强文化自信、加强思想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必须深度挖掘红色档案的当代价值,不断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的导向引领作用。
关键词:红色档案 当代价值 开发利用
39 档案部门短视频运营现状与对策研究 彭忱
摘要:该文通过对国内档案部门抖音短视频的实证分析,认为档案部门短视频运营存在账号开通率低、内容缺乏规划、互动不足、影响力有限等问题。基于调研结果,该文提出积极入驻短视频平台、注重短视频内容质量、发挥短视频平台社交属性、构建新媒体传播矩阵等优化策略,旨在为档案部门短视频长期运营与后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档案部门 短视频 抖音
工作交流
41 与时俱进 砥砺前行 奋力谱写平谷区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叶凤琴
2017年以来,平谷区档案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不断夯实档案工作发展基础,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档案智慧与力量。
域外采风
43 参与共治与开放共享: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档案众包项目实践及启示 祝一 陈建
摘要:档案众包可以广泛吸取公众力量,促进档案事业的快速发展。调查发现,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档案众包项目具有众包内容多样、档案资源丰富开放、转录程序规范严谨、沟通反馈机制完善等特点。我国可参照新加坡相关经验,从健全相关法规制度、加大档案众包宣传、加强档案众包过程管理等方面来完善我国档案众包实践,提升档案公共服务质量。
关键词: 新加坡国家档案馆 档案众包 公民档案员 公众参与
点击馆藏
48 1946年在南京发行的《新华社通讯稿》 徐海涛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开启重庆谈判并签订了《双十协定》。随着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国共谈判的中心也转移到南京。1946年5月3日,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由重庆来到南京,进驻梅园新村,开启国共南京谈判。由于国民政府不准许《新华日报》在南京出版发行,为了将延安新华社的消息及国共南京谈判的最新进展等传递给广大民众,新华社南京分社开始编印发行《新华社通讯稿》(以下简称《通讯稿》)。1946年国共南京谈判期间,《通讯稿》是中共代表团在南京发行的唯一新闻刊物。
档案文化
京城茶座
50 走过百年的北京博物馆 鹿璐
“博物馆”是近代从西方传入我国的“舶来概念”。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公认为是公元前3世纪位于埃及亚历山大的缪斯神庙。而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已不局限于神庙之中,2007年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中,将博物馆定义为:“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
52 清代档案文集中的柿霜 王珊珊
柿霜是柿子在被制作成柿饼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附生物。清人对柿霜的医疗作用、药性特性、药用功效均有颇深研究,皆因柿霜入药有清热解毒、治疗呃逆的作用。而中医学自古就有“医食同源”的理论,将传统中医药学与烹饪经验相结合,加工制成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清人巧妙地将柿霜制成柿霜粥、雪花饼、柿霜软糖,甚至入于调饮之中。清代是我国古代柿霜生产和利用的重要时期,较之前代,宫廷对柿霜的需求量更大,柿霜及其产品在社会生活中运用更为广泛。
喜迎二十大·档案颂辉煌
54 档案见证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 李志成
高等师范教育是近代以来我国教育水平提升的重要依托,在国家教育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949年以来国家和首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离不开高等师范教育不断进步的推动作用。北平和平解放后,中国共产党着手大力恢复发展城市高等师范教育,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输送人才。翻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北京市高等师范教育的恢复、发展和繁荣的有关档案,我们不禁惊叹于七十多年来首都高等师范教育事业翻天覆地的变化,震撼于这一高歌猛进的历史进程中取得的成绩,庆幸生活在拥有世界一流高等师范教育的新时代。
56 旗帜引领 京影飞扬 薛 宁
北京是中国电影的诞生地,也是我国最早有放映活动的城市之一。一百多年以来,无论是活动影像,还是海报、剧照、剧本,以及电影事业、产业发展的纪录,一份份厚重的电影档案,记载着不同历史时期电影工作者在党的指引下为人民书写,为时代放歌的豪迈与激情,也记载着北京电影的筚路蓝缕和薪火绵延。
探究查考
59 《点石斋画报》时事新闻报道及其编辑理念探析 杜臻
《点石斋画报》开启了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画报样式,具有纪实性、时效性和大众化的特点,画报采用较为先进的印刷技艺,排版设计精美,叙事风格生动活泼,内容贴近生活,及时报道国内外社会新闻,发行渠道畅通,成为清末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画报。
订 单
62 欢迎订阅2023年度《北京档案》(月刊)
《北京档案》杂志1984年创刊,由北京市档案馆主管、北京市档案事业发展中心主办。本刊以宣传北京地区档案事业发展为己任,及时关注首都档案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报道档案工作的研究成果、学术动态和成功经验。同时,为满足社会各界读者的需求,本刊倾心制作档案文化版块,以档案史料为线索,以历史人物、事件为基点,解读历史变迁,弘扬档案文化,突出北京特色,以独特的档案视角找寻那鲜为人知的事实真相。本刊插图精美,版式设计新颖,制作精致,欢迎订阅。
动态简报
63 朝阳区档案馆新馆建设完工(16则)
朝阳区档案馆新馆建设完工 区档案馆新馆建设用地面积约1.1公顷,总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地上七层,地下三层,包含档案库房、对外服务用房、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办公用房、附属用房及地下车库(含人防)等,设有档案阅览区、学术报告厅等。下一步,朝阳区将持续做好项目竣工验收和开馆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着力将新馆打造成为集爱国主义教育、档案安全保管、档案利用服务、政府信息公开、电子文件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空间,塑造朝阳区新的文化地标。 (陈宝媛)